輕量、動態、簡約的MES,在近幾年中小企業中呼聲很高。大型MES系統一個排程模塊就需要幾萬十幾萬,買不起,用不上。軟件廠商需要為這些企業專門設計研發:1.目標清晰;2.容易上手;3.與CRM訂單聯動的MES系統。此文帶我們了解從中小企業核心訴求總結歸納出的核心MES需求第一階段。
源起:傳統出產工藝按計劃“自上而下”出產,即庫存導向型的生產模式。隨著準時制(Just-In-Time)、訂單導向生產(BTO)等新的生產模式的引入,企業更加依賴MES系統的協調與管控能力進行生產管理。
抽象:針對多品種、小批量、按訂單生產的企業,MES系統可以對全部訂單的生產安排和進度,以甘特圖形式顯示出來,達到協調計劃層與現場操控層的目的。
第一階段包括:先對MES系統做基本參數設置,包括:工作日歷設置、班組設置、工序和工藝設置。這是為創建訂單,排程和報工做服務。其中,MES系統對緊急插單的響應能力是資源協調的關鍵,我們從一個訂單的新建開啟主動管理。
一、三種訂單類型:
1)普通訂單;
2)一般插單:可以設置優先級,A>B>C;
3)緊急插單:默認倒排,最快時間排程。
訂單下的動態字段:
訂單狀態:未排程,未開工,已開工,已完工,暫停;
總進度:根據報工數據變化;
當前執行子任務:顯示這個訂單目前在生產哪道工序。
二、選擇訂單排程(設置排程參數):
1)分派方向選擇:
正排:盡可能緊前安排,從最早可以開始生產日期逐步向后安排生產;
倒排:盡可能緊后安排,根據交付時間先確定最后一個工序,再依次確定前面工序的時間安排。
2)排程選擇:
最快時間:每個工序的班組都設置成默認班組;
最小班組:能完成任務的前提下,投入的最小人力。
3)確定開始時間
4)排程結果得到:一個訂單的完整生產安排:
① 訂單下的工序
② 需要數量;
③ 計劃開始時間;
④ 計劃結束時間;
⑤ 交付時間;
⑥ 班組;
⑦ 預計超時:實際完成日期-計劃完成日期;
⑧ 訂單的安排與進度;
⑨ 工序的安排與進度;
如圖所示,全部訂單的生產安排和進度,以甘特圖形式顯示出來;更精確的過程狀態跟蹤和更完整的數據記錄,解決出產計劃與出產之間的信息交流問題。
第一階段未包括:質檢環節,物料出入庫環節,人力和設備資源等。可知第一階段的核心是排程、派工、報工、進度,和CRM連接后,完美實現訂單導向的生產和進度安排。